来生书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落叶沙沙,和我们说话,这就是远方春鸟鸣叫,就是水流过世界的家宅,人走过旧梦和废诗,落日和断桥。”这也道出了我们这代人最理想的生活,愿在庭中看云卷云舒,花开花落,求一方心灵净土。
纵观当下,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,方寸天地亦可气象万千,科技爆炸、沟通无限,低头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抓紧时间的举措。
人们三三两两聚众,一开口便是国家大事,侃侃而谈,头头是道。人们的朋友也似乎越来越多,仿佛真的实现了那句“四海之内皆为友”,只要轻点屏幕,你可以将天边的任何一个人添加为列表。天边曾经很遥远,现在忽然近了,所谓天涯咫尺。
好似一切都在朝着更多元化的发展,可事实当真只是如此?曾经有一句话调侃道: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,我就坐在你身边,而你却在玩手机。看似戏谑,却也道出了一种现实。
你是否沉浸在从电脑手机上获取全球的便利中,早已遗忘庭前静观云卷云舒的坦然乐趣?
你是否倾向于使用虚拟世界的聊天软件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,却不曾体会寄封表白信时内心的潮起潮落?
你是否醉心于水泥森林一隅,满足于隔着厚厚的玻璃远望自然,却未想过挣脱这个牢笼,与天地同呼吸,共起舞?
身边曾经很贴近,现在忽然远了,所谓咫尺天涯。
式微,式微,胡不归?
《乌合之众》中说到:“当我们个人陷入群体中时,我们便失去了自我。”现实社会里,我们被卷入商品浪潮中,人心开始浮躁,我们正在慢慢失去自我。知新的同时,更要学会守住自己的本真。陶渊明"误落尘网中",终是抵不了心底声声“归去来兮”,而后才现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;林逋厌倦污浊官场,终是隐于西湖之畔,梅妻鹤子,飘然不群;沈复没有“人间百姓仰头看”的鸿鹄之志,只是随心生活,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,或仅是一块石头,便成了《浮生六记》……虚拟不是生活的一切,学会善假于物,而不是被方寸禁锢,低头有宁静,抬头亦有灿烂。
静水流深,浅水流速,学会慢下来,方能创造更好的快。世界总是不断向前,我们也被推着不断追赶,我们跪在这时间,速度铺就的道路上,眼前只剩无尽虚无,却忘了停下来看看,周围有人间百味,眼前有世间清欢,路漫漫其修远兮,别走的太快,否则会丢掉灵魂,反而适得其反。
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!”仰望星空才能海阔天空,热爱生活应从抬头开始。式微,式微,吾归矣。
♢论题:网络与社会(类比:虚拟与现实,天边与身边,抬头与低头,时代,本真)
(不好意思,好像有点跑题了?欢迎大家批评指正,题目的取自诗经,意思是天黑了,你还不回家吗?其实我想表达的是,清醒运用网络,但是“天黑的时候”也要学会抬头感受生活,突然想到就很想用就加了,不过好像有点不合适,求轻点喷?)
身处一个科技爆炸、沟通无限的世界,我们感受到的,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。
——石黑一雄